主要有以下几个参数:
首先需要确定是否可以使用涡街流量计,例如低雷诺数的介质(例如低流速的低密度气体、部分低流速的液体、高粘度的介质)、口径过大或过小、温度压力超限、双相流、脉冲流、管道或使用环境震动大、腐蚀性。
介质类型、工作压力、压力范围及压力等级、工作温度、温度范围。蒸汽只能过热蒸汽和饱和蒸汽(蒸汽同等压力下温度低于表格中温度的为不饱和蒸汽无法测量)
正常流量、流量范围及单位。
管道材质及尺寸
仪表结构(是否需要配对法兰)
精度要求
输出信号要求
涡街流量计的安装
涡街流量计的安装好坏直接影响其测量的稳定性和精度,而其中最需注意是介质的状态、管道的振动抑制。
安装过程中的注意事项:
1. 安装位置选择
流向与方向:
确保流量计本体上的箭头方向与介质流动方向一致。
水平安装(推荐):适用于大部分工况,尤其是气体或蒸汽测量。
垂直安装(备选):液体介质建议自下而上流动,避免气泡积聚;蒸汽或气体建议自上而下流动。
液体必须满管,气体/蒸汽需避免积液,安装时避开管道高点或低点。
避开干扰源:
远离强振动设备(如泵、压缩机),间距至少5倍管径以上。
避开强电磁场(如变频器、大功率电缆),防止信号干扰。
2. 管道要求
直管段长度(重要、重要、重要!):
上游直管段:至少15~20倍管径(一般要求);
若有缩径、扩径、弯头或阀门:需延长至30~50倍管径。
下游直管段:至少5倍管径以上。
若有泵、调节阀等:建议上游预留50倍管径直管段。
管道的中心对称和支撑:
流量计与管道法兰需严格对中,避免偏心或垫片突入管道内壁,从而影响测量。
管道大于或等于DN200时需加装支撑架,防止管道应力传递至流量计。
缩径与扩径:
若管道尺寸与流量计口径不一致,需通过渐缩管/渐扩管过渡,锥角≤15°。
3. 介质要求
单相流:确保介质为均匀单相(气、液或蒸汽),避免气液混合(如闪蒸液体会损坏涡街发生体)。
含颗粒介质:需加装过滤器,防止漩涡发生体磨损或堵塞。
温度与压力
蒸汽测量时,需在流量计下游安装冷凝器或疏水阀,防止高温直接冲击传感器。
流量范围:
流速范围需匹配涡街量程,避免超出线性区。
4. 振动与噪声抑制
机械振动:
安装位置远离振动源,必要时加装减震支架或柔性接头。
管道支撑应牢固,避免低频共振(可通过流量计参数设置滤波功能)。
流体要求:
流速过高或湍流等复杂工况下,可在流量计上游装整流装置。
阀门应安装在下游,避免上游阀门节流导致流态紊乱。
流量计下游管道汇总总管,且总管一致在流动的场景,建议流量计下游和总管道之间安装阀门
5. 线缆安装
信号电缆:
使用屏蔽双绞线,屏蔽层单端接地(通常在显示仪表端)。
避免与动力电缆平行敷设,间距≥0.5米,交叉时需垂直通过。
接地要求:
管道需保证良好接地,接地电阻≤10Ω。
电源隔离:
强干扰环境下,建议为流量计供电配置隔离变压器。
6. 环境与防护
潮湿环境做好防护。
转换器避免阳光直射,高温环境需加装遮阳罩。
7. 使用前调试
1. 安装前检查:
清除管道内焊渣、杂物,确保漩涡发生体无损伤。
2. 通电前确认:
介质充满管道,阀门缓慢开启避免水锤冲击。
3. 参数检查:
正确输入管道口径、介质密度、流量范围等参数。
蒸汽测量需设置温度/压力补偿(若未集成温压传感器,需外接变送器)。
4. 零点查看:
关闭阀门,确保介质静止,查看零点(液体需排尽气泡、蒸汽尽量达到正常工作温度压力)
8. 常见安装错误
直管段不足:导致流态不稳定,测量值波动大
振动干扰:未隔离机械振动,测量值不稳、介质不流动有数据。
两相流测量:如不饱和蒸汽或含气液体,导致测量值失真。
未做好接地:信号漂移或显示异常。
现场常规维护建议:
日常检查支撑是否失效,震动是否变大
定期检查漩涡发生体是否结垢、磨损或变形(尤其用于脏污介质时)。若清洗管道,避免高压水流直接冲击发生体。
冬季蒸汽测量需保温防冻,防止冷凝水积聚。
每年至少进行一次零点校准和参数验证。